天合光能在2023年底组件产能或达到 95GW,同比增长46.15%。
经过十余年研究,钙钛矿光伏的基本原理、材料配方、性能优化路径等方面已逐步成型。钙钛矿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33%,远高于晶硅电池的29.4%。
我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国际上同步发展,多个研究团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国家政策要求,制定推进钙钛矿光伏产业化的具体方案和激励政策,遵循科学、务实、严谨的原则,促进适合本地区的钙钛矿光伏产业链环节健康发展。现行光伏国际标准体系的建立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晶硅光伏行业作为后起之秀,是在既有的国际标准体系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原创性贡献较少,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参与度偏低,话语权较弱。但是,考虑到钙钛矿组件仍未实现批量生产和应用,其在高温、高湿、高盐雾等实际服役环境中的稳定性仍有待考验。但考虑到增大组件面积将对薄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真空蒸镀等干法工艺可能更适用于一米以上宽度大面积组件的量产产线。
(二)钙钛矿光伏组件技术发展现状钙钛矿光伏组件属于薄膜组件,是在玻璃上依次沉积钙钛矿电池的各层薄膜,并封装制成的。在学术研究持续深入开展的同时,钙钛矿光伏的产业化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深谷时段系数为0.1,尖峰时段系数为2.0。
就像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之中,高电价本身并不代表电力市场定价机制存在根本缺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力市场保障供给安全的一种体现。这不仅指的是山东省已经多次出现负电价的现象,而且负电价在若干进行现货试运行的省份中都已经出现。因此防备装机容量过剩的预警机制也逐渐被大家遗忘。山东分布式光伏投资测算模型将根据执行时段以及电价变化进行调整,项目收益或将打折。
提出一个此前并没有太多人提到的观点:光伏也需要一定的红黄牌预警制度。当资源过剩的时候,即便是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也要服从规律、减少投资。
今天我们继续讨论负电价的问题,而本次的焦点我们将放在光伏本身。一是在系统供过于求时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弃电;二是在发生输电阻塞时进行局部弃电。随后的11月,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容量补偿分时峰谷系数及执行时段的公告》,完成2023年不同季节容量补偿分时峰谷系数K1、K2取值及执行时段测算,并引入深谷和尖峰系数及执行时段。负电价在国内已经不是偶发性的问题了。
山东负电价新闻出现后,有许多观点认为这将会刺激储能的发展,进而逐渐拉平越来越大的峰谷价差。反而是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让峰谷价差越来越大,负电价也会变得更加日常。从2021年开始,电力短缺问题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2016年3月,国际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到了将建立煤电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期对外发布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
加州的结果和选择我们都看到了,在弃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政策性干预不可避免的下场了。这显然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的设计与可能性。
用户们争先恐后地在4月15日之前安装屋顶光伏系统。今年4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新政NEM(Net Energy Metering)3.0正式生效,新政将大幅削减对加州屋顶光伏业主余电上网的补偿。
光伏出力最高的时段11:00-14:00基本被划为深谷时段,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2点到4点位谷段。局部弃电量占比为68.85%,较上个月下降了约22%。即便是在其他省份也只是有出现较长时间的0电价,那也只是因为市场规则设计中没有负电价。负电价的来龙去脉已经无需赘述。根据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加州弃电现象频发,风电和光伏弃电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06.2GWh,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97.2%,比2022年4月创下的纪录高出近2%。3月,全系统范围内进行弃电的占比大幅增加,达到31.15%,是9个月以来的最高占比。
价格信号是电力市场最重要的作用之一。负电价出现说明投资可能存在过剩的问题。
这也并非价格信号出现后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负电价恰恰说明了市场规则本身良好的运行,而非问题。
这就是合理引导的积极效果。合理引导势在必行加州已经在改变了。
首先,山东省的储能政策与市场环境(储能可以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现货市场)在国内都可称为首屈一指,发展速度也很快。预警制度的由来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推出了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在政策引导下,加州甚至一度出现抢装潮。2022年3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电力现货市场容量补偿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山东容量市场运行前,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发电机组容量补偿费用从用户侧收取,电价标准暂定为每千瓦时0.0991元(含税)。
总体来说,两个预警制度都将预警级别分为红、橙、绿三个级别,红色意味着装机严重过剩,基本不能再投资,审批核准严格限制;橙色表明装机存在过剩的风险,投资建设需要谨慎,审批暂缓;而绿色表示装机充裕度较高,可以有序开工核准。除了引导投资,还可以引导用户。
火电机组基本停机的情况下,过剩的显然就是光伏装机了。从当下的视角回看,煤电与风电的预警机制在指标、评判等多个维度都存在待完善的空间。
同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建立了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加州目前主要有两种弃电形式。
巧合的是,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截至目前)也是在2020年最后一次发布。加州太阳能与储能协会(CALSSA)预计,新政之下的户用光伏余量上网平均电价将从平均30美分/度降至8美分/度,降低近75%。显然从这个实际案例出发,储能没有发挥出大家想象中的作用。光伏需要预警么?在煤电、风电预警渐渐消失的时候为什么要提出光伏的预警呢?这就要回到负电价的问题上来了。
而用户则会随着执行时段变化,向价格更低处流动一是在系统供过于求时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弃电;二是在发生输电阻塞时进行局部弃电。
价格信号是电力市场最重要的作用之一。预警制度的由来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推出了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
今年4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新政NEM(Net Energy Metering)3.0正式生效,新政将大幅削减对加州屋顶光伏业主余电上网的补偿。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电改刚起步、尚无市场建设,上网电价和发电利用小时决定项目收益的大背景下,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防止资源过剩、引导企业投资、淘汰落后产能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